<tr id="zcjxq"></tr>
<tr id="zcjxq"></tr>

  • <noscript id="zcjxq"></noscript>

      中國專業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Marina Abramovi?) 個展

      開幕時間:2023-04-27 16:00-18:00

      開展時間:2023-04-28

      結束時間:2023-07-22

      展覽地點:里森畫廊 上??臻g

      展覽地址:上海黃浦區虎丘路27號32

      參展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Marina Abramovi?)

      主辦單位:里森畫廊

      展覽介紹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Marina Abramovi?) 將呈現她在里森畫廊中國空間的首次個展,本次展覽匯聚了她的《須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 系列、記錄1970年代行為藝術的攝影,以及一件影像裝置。

      作為行為藝術的先驅,阿布拉莫維奇在過去的50年里獲得了廣泛贊譽,是國際上最負盛名的藝術家之一。本次展覽過后,她將于2023年9月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推出備受矚目的回顧展,成為首位在學院主展廳舉辦大型個展的女性藝術家。此前,阿布拉莫維奇曾于2019年在北京光社影像中心舉辦個展。

      1988年,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 (Ulay) 徒步長城,共同完成她最具標志性的行為藝術表演之一。正是受到徒步長城經歷的啟發,阿布拉莫維奇創作了《須臾之物》系列作品,靈感來源于她行走過的地面上不斷變化的地質和多種多樣的礦物。離開中國后她隨即開始這一系列的創作,并在之后的幾十年間將其持續發展。

      《須臾之物》的另一重要意義還在于,這是阿布拉莫維奇首個引入公眾參與的系列。通過石英、水晶、銅、鐵和木頭等材料,阿布拉莫維奇邀請觀眾和作品直接互動,接收它們的能量,作為一種通往冥想狀態的途徑。正如阿布拉莫維奇所言:“藝術家的職能是呈現作品、將其交給公眾,以便公眾去完成它。”

      本次展覽還帶來了阿布拉莫維奇于2002年創作的單頻影像裝置《斯特隆博利島1》(Stromboli 1)。作品以西西里北部的一座島嶼命名,它是歐洲唯一的永久性活火山。作品展示了阿布拉莫維奇躺在海邊的靜態黑白特寫,她閉著眼睛,面向天空,在近20分鐘的時間里保持沉默與靜止,直到最后一陣海浪短暫地將她淹沒,她才調整頭部的位置,作為對潮汐漲落的反應。

      阿布拉莫維奇最為知名的行為藝術以磨礪身心為特點,她在表演中通過承受痛苦和疲憊以達致情緒釋放和思維轉變。本次展覽中的兩組黑白攝影作品凸顯了她通過單一動作進行的持續性身體實驗,讓觀眾得以“重臨”藝術家的表演現場。由20幀照片組成的《藝術必須美麗,藝術家必須美麗》(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1975/2010) 記錄了一個有臺詞的場景——阿布拉莫維奇口中不斷地重復著“藝術必須美麗,藝術家必須美麗”,并用雙手中的金屬刷和金屬梳將頭發分向兩側,直到弄傷了自己的頭發和面部。這次表演體現了在早期行為藝術中,女性藝術家利用自己的身體來挑戰藝術制度和“美”的觀念。

      另外一組攝影名為《放聲》(Freeing the Voice,1975/2014),拍攝于1975年藝術家在貝爾格萊德學生文化中心進行的、持續3小時的原創行為表演。照片中,阿布拉莫維奇躺在一張白色的床墊上,仰首尖叫,直至失聲。她試圖突破聲音、語言、身體這三種感官表達的極限,以得到精神層面的凈化。她的尖叫最終轉變成一個聲音客體,它從身體中掙脫出來,獨立地填滿整個空間。
      關于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自1970年代于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開啟她的藝術生涯,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Marina Abramovi?) 可謂是以行為藝術作為視覺藝術形式來創作的先鋒。行為藝術領域中許多早期重要作品都來自阿布拉莫維奇,包括將自己作為觀眾的實驗對象的《節奏0》(Rhythm 0,1974),及她親身躺在一個燃燒著的五角星形狀中直至喪失知覺的《節奏5》(Rhythm 5,1974)。這些行為表演將觀念與現實、忍耐與共情、計劃與失控、被動與危險完美融合。對于藝術家和觀眾而言,它們突破了自我探索的界限。這些作品不僅標志著阿布拉莫維奇首次探索時間、靜至、力量、痛苦的主題,這些長時間的行為表演還激發了更強的意識潛能。

      身體始終是阿布拉莫維奇創作的主題和媒介。在那些將日常生活中簡單行為變成儀式的作品里,她探索了自己的身心極限,在尋求情感和精神的蛻變過程中經受著痛苦、力竭和危險。1975至1988年間,阿布拉莫維奇與德國藝術家烏雷 (Ulay) 一同創作了許多關于二元關系的作品。1989年,她回歸個人創作。在呈現創作于2010年的《藝術家在現場》(The Artist Is Present) 為期三個多月的展覽里,她每天靜坐八小時以上,與來觀展的數百名陌生人以眼神無聲地交流。

      阿布拉莫維奇是首批被公共博物館正式接受的表演藝術家之一,其大型個人展覽在過去逾25年里于歐洲和美國各地展出。她的首個歐洲回顧展「清潔工」(The Cleaner) 于2017年至2019年間在瑞典、丹麥、挪威、德國、波蘭和塞爾維亞等地巡回展出;歌劇《瑪麗亞·卡拉斯的七死一生》(7 Deaths of Maria Callas) 于2020年至2023年也于世界各地巡演,包括德國、法國、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等。2023年,阿布拉莫維奇將成為首位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主展廳舉辦大型個展的女性藝術家。

      其重要個展包括牛津現代藝術博物館,英國 (2022);薩基普·薩班奇博物館,伊斯坦布爾,土耳其 (2020);貝納基博物館,雅典,希臘 (2017);西南偏南電影節 (SXSW),奧斯汀,德克薩斯州,美國 (2016);蛇形畫廊,倫敦, 英國 (2014);馬拉加當代藝術中心,西班牙 (2014);公園大道軍械庫,紐約,美國 (2013);米蘭當代藝術博物館,意大利 (2012);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 (2010);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美國 (2005) 等。

      阿布拉莫維奇參加過許多大型國際展覽,包括威尼斯雙年展,意大利 (1976,1997) ,及第六屆、第七屆和第九屆卡塞爾文獻展 (1977,1982和1992)。她還成立了瑪麗亞·阿布拉莫維奇學院 (Marina Abramovi? Institute),以支持未來對表演藝術的探索和推廣。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99riavjizz,99riav国产,99riAV国产在线看,99riav视频,99riAV视频手机在线

      <tr id="zcjxq"></tr>
      <tr id="zcjxq"></tr>

    1. <noscript id="zcjxq"></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