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zcjxq"></tr>
<tr id="zcjxq"></tr>

  • <noscript id="zcjxq"></noscript>

      中國專業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王春辰:美學化不是雙年展的主旨和目的

      來源:99藝術網 作者:劉軍 2023-04-18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外景

      月初開幕的光州雙年展主題為“柔弱于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作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到下一屆就將走過三十個年頭,巧合的是,二十年前第五屆雙年展的主題也與水有關:一粒塵埃,一滴水。

      雙年展在今天的語境中,早已褪去了“造星”的光環,入選雙年展也不再是能讓藝術家太過興奮的事情,但在一個雙年展遍地開花,“卷”文化流行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

      批評家,策展人王春辰由于工作的需要,是國內外各大雙年展的???,他也參與策劃雙年展工作,從一個行業人士的視角看,他對我們的近鄰韓國在對當代藝術的政策、資金支持,以及光州雙年展本身的系統機制,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他認為近觀韓國,也可以給同樣身處東亞的我們帶來很多思考與啟發。

      99藝術網:光州雙年展馬上要迎來30年,你這次現場看了感覺如何?

      王春辰:光州雙年展從1995年開始到現在是第14屆了,我是第一次現場看。我覺得它們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劃和組織機制,現場能看得出來。光州雙年展有一個完整的展示空間,這個空間高大開闊,能夠滿足展示任何類型的作品需要,眾所周知雙年展展示的作品并不是以架上繪畫為主。這樣的情況下,開闊的空間就滿足了雙年展的所有需要。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光州雙年展對作品的展示也非常有魄力,比方第一層在一千多平米的空間只展出了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有三個錄像播放,這是一個錄像分三個視頻來播放,形成時間的錯位。同時在整個空間里又搭建了一個現場裝置,非常具有沉浸式的觀展體驗,一下把觀眾帶入到展覽的氛圍中。這是很講究的布展。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本屆雙年展以柔弱似水的概念作為主題。作品選擇上,有大量的作品和水、海洋或是自然環境有關系,作品與主題形成了比較有效的結合。作品彼此之間的關系也非常開放,不擁擠也不凌亂,作品穿插有節奏,從平面的繪畫到裝置、影像,包括一部分雕塑性的作品,空間布局合理。整個空間安排是按照板塊、不同主題展開;主展廳有五個空間,五個空間錯落有致??梢钥吹秸故镜墓澴嘤懈叱?、有帶入、有起承轉合。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通常觀眾看展覽看到最后,會很疲憊或是很乏味,但光州雙年展在空間布局上到最后還有精彩的作品讓你印象深刻,甚至會讓觀眾仔細地去觀摩。我整體看下來感覺很痛快,觀感的體驗也可以說是充滿了激蕩,看展最怕索然無味。我想這就是講究的展覽,不同作品之間的關聯都能看到。如果和威尼斯雙年展比較,在展陳布局上是可以相提并論的。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的展示也是大空間、高大的廠房,光州雙年展這次也做了幾個國家館,這些國家館分布在光州的幾個區域,關聯度可能稍微差一點。如果說是想把一個城市做成像威尼斯那樣整個城市都聯動的雙年展,可能還要調動很多的資源,這方面,光州在力爭打造一個在國際上具有巨大影響力的雙年展。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中國做雙年展還沒有開展國家館這個模式,這個機制目前還沒有。從結構上,我想中國應該吸取一些做法。另外,光州雙年展在布展上并不豪華,而是本著環保生態,展墻、展板都是用最普通的可循環再利用的材料,但不影響觀展效果,空間搭建上也是很有意味,一方面降低成本,同時也體現一種理念。主題“柔弱似水”來自于老子《道德經》的哲學觀念,水可穿石,具有韌性和持久性,“柔弱似水”從哲學、文化上去解讀,有很強的生活性,但還是有一點點弱,就像題目有弱字一樣,不夠有強度,不是直接切入當下的全球問題,雖然展覽里的作品強度是足夠的。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之前的光州雙年展的主題是直指當下全球問題,在主題上體現出緊迫性,這次的主題感覺有些弱,雖然想表達很深刻的內容,但由于東方哲學概念更加詩意化,像like water是一個形容詞,是一個意象性的形容詞,有的人可能感覺水就是一個不成形、沒有方向的事物,這一點和之前的展覽主題有退步,這是我的感覺。但有些作品的表達主題反而涉及到國家地理的變化、文化的遭遇、面對的挑戰,這些問題都能體現出來。藝術家來自亞非拉的多,歐美的相對少一些,已經知名的藝術家少一些,很多都是我們不太熟知的藝術家,但這些藝術家的表現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到光州雙年展的主題策劃、工作節奏、組織得嚴密性都具備。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99藝術網:現在從政府到民間,包括像光州、首爾,韓國當代藝術整個氛圍是怎樣的?

      王春辰:雙年展韓國藝術家參展的人數比較多,至少有1/3是韓國藝術家,能夠看到韓國藝術家創作的面貌多樣性、手法的自由度,主題表達的社會關聯性非常強。韓國現代當代藝術的氛圍是非常開放的,除了光州雙年展的場館,包括亞洲藝術中心,在韓國叫做亞洲藝術殿堂,空間也非常巨大,也是在光州但沒有作為光州雙年展的展場,是屬于國家性質的、國家級的美術館,能夠看到政府對這個館的支持和投入是巨大的。里邊的布局完全是按照一個國際專業化的標準在進行,不是為了宣傳韓國,或者搞所謂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反而是一個開放,能反映最前沿當代藝術發展的成果的機構,包括一個圓形的展廳,長期展示錄像藝術,科技藝術、裝置藝術作品,作品半年一換。我們國內幾乎沒有這樣的地方。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國內喜歡把空間、美術館建筑做得像是藝術品,而且過度強調空間的復雜性,我想這是個問題。其實美術館空間還是要開放、開闊、簡便;展線要簡便,不要弄得很復雜,國內有的空間左繞右繞,內裝上也很奢侈,沒有做到簡便、簡易。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更大的層面上看,韓國對藝術的支持來自于整個系統,從企業贊助到政府資金的支持都是巨大的。我這次見到一個韓國藝術家韓鎬,他在大丘做了一個大型裝置公共項目,有鋼結構、大量的視頻、LED,有29米高,作品還與美國航空航天局建立了合作,時時捕捉宇宙信號可以通過他的作品傳遞信號,產生光線的變化。這個裝置估計下來要耗費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資金都有可能,由此看出當地政府決心要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韓國的藝術基金會對藝術家舉辦國際展覽、國際駐留都會給予資金支持。韓國藝術家在國際上舉辦個展,政府都給予支持,這一點中國就做的少。我知道國內很多藝術家在國外做個展很少聽說有政府給予支持,大多數都是自己找贊助,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的一些項目和當代藝術還不一樣,支持的很多是音樂、舞蹈、戲劇,偏古典。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當代藝術對文化交流是最有效果的,也是最當下的,光州雙年展展示的就是當下的創作,藝術家可以借用各種材料進行創作,都沒有問題,但一定是對當下的思考,它們顯示韓國藝術的體制非常開放、非常國際化和制度化。我說的制度化不是僵化而是長期有效的一個專業的團隊在做這樣的工作。當代藝術一直是動態變化著的,要保持和國際上各大藝術機構、雙年展、策展人、美術館之間密切的交流,這是一個非常嚴密的網絡系統,我們這個系統還需要建立起來、需要完善。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另外,光州雙年展在展覽主題的選擇、評判和表達上具有一種社會關注度,而不只是關注藝術,多是對社會面臨的各種挑戰的關注和表達,不僅僅停留在一件作品如何優雅、如何漂亮,而是直接展示了遇到的挑戰,包括環境,移民問題,社會變化,經濟結構、文化結構等等都在討論。這些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如果只是討論一些藝術性或是所謂美學問題等于是舉辦雙年展的南轅北轍,誤解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雙年展應該是什么樣的問題。光州雙年展還是能夠給我們提供很多的啟示,雙年展的機制雖然是歐洲人創立的,但亞洲人也可以達到國際水準。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我通過和韓國策展人、藝術家的交流,能夠感受到他們現在在認知上是非常具有一致性的,與國際交流的強度非常大。外界看到韓國為什么發展這么快,它的國家面積并不大,人口幾千萬,卻能達到這樣一個影響力,K文化成為全球流行的現象(K代表韓國英文首字母)??梢姳3忠粋€開放的全球化視野,可以凸顯文化的主體意義,狹隘和封閉不能產生世界影響,今天的世界共性問題遠遠多于局部問題。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99藝術網:看了光州雙年展以后,你感覺我們自己的雙年展發展仍是任重道遠?

      王春辰:要知己知彼,哪些方面我們能做,哪些我們需要調整、需要妥協,采取怎樣的策略都有啟發。有時,有一些東西做不了,可以暫時不做,但是展覽質感的到位和更細致一些的專業工作是可以做的。我們的雙年展不要過度美學化,這是需要調整的,美學化不是雙年展的主旨和目的。大家都在談文化的語境,談全球發展遇到的困難或者是挑戰,我覺得用“挑戰”這個詞比較好,世界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當我們開展經濟貿易交流,包括跨國企業生產,無疑這一切就是全球化,很多產品也是全球化供應鏈,不可能是局部問題;同樣,文化也不是一個封閉的自我系統,一定是雙向的文化互動。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99藝術網:光州雙年展你覺得自身存在哪些問題?

      王春辰:相關的展覽宣傳、檔案文獻這些還需要完善,作為行業的從業者需要這些資料,現場我問了很多人相關資料哪里可以取到,找不到。此外,場館分散且相互間關聯度不夠,除了主場館之外的幾個分場館組織的不是特別好,我也去了兩、三個分場館,作品的展示差一些,不夠有爆發力。同樣在分場館里面,沒有雙年展的出版物,相關的紀念品也少見,這方面與威尼斯雙年展相比,就不足了。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99藝術網:光州雙年展看完后有沒有雙年展綜合癥,作品多但一件都沒記住的情況?

      王春辰:一個雙年展上展出作品的數量是巨大的,當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記住了,但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給你帶來視覺沖擊力的作品不少,包括進入場館的第一件作品,我朋友圈里發的那些作品都是印象深刻的,而且這些作品表達的就是社會問題、歷史問題。不是說看了很多作品覺得似乎都一樣。很多作品都有特點,“雙年展綜合癥”這個詞也要分析,要問對于誰是綜合癥。

      第十四屆光州雙年展場館現場

      有的觀眾認為這個展覽特別好,有的就覺得很乏味,都不一定。會看的、仔細看的觀眾就會發現有意義的地方,光州雙年展也不是盡善盡美,個別作品的質量可能也需要斟酌,但總體上是成功的,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也達到了一個國際雙年展應該有的標準。國家館可能做得還不夠成熟,平行展也可以繼續開展,畢竟光州不是首爾,有待于增加更多的非營利機構,它們宣稱做成“亞洲的威尼斯雙年展”,按照這個目標去做,很多地方要完善,但我相信他們未來能做到。

      相關新聞


      99riavjizz,99riav国产,99riAV国产在线看,99riav视频,99riAV视频手机在线

      <tr id="zcjxq"></tr>
      <tr id="zcjxq"></tr>

    1. <noscript id="zcjxq"></noscript>